攝影 劉振祥
三天連續的演出,歷經了地震、艷陽、大雨的洗禮,每天的演出場景都有不同的變化,一切都是老天爺安排。「稻禾選粹」、「水月」、「流浪者之歌」、「渡海」,幕前幕後處處都有不為人知的感動辛苦,這幾天對於台灣好、對於雲門、對於池上、對於參與其中的每一個人,想必都有不同的深刻體驗與感受,這當中的過程,就像「渡海」艱辛越水來台的過程。
攝影 劉振祥
謝謝雲門舞集的所有人、謝謝所有幫助我們的朋友、池上的志工、謝謝所有的交警、謝謝所有的替代役、謝謝所有的池上鄉親、謝謝所有成就這件美事的每一個人,謝謝攝影志工劉襄群的照片,謝謝所有幫助台灣好基金會的每一個你,謝謝所有遠道而來風雨無畏、艷陽不走的觀眾,謝謝所有滿身溼透,腳上全是泥濘卻持續紀錄分享的媒體朋友,謝謝老天爺,讓我們一起共渡了千百滋味豐富圓滿的2013池上秋收稻穗藝術節!
11/3,我們看到了一場午後滂沱大雨之後,用生命的力道,在池上的土壤裡跳耀出稻禾的美麗,交織著海岸山脈與中央山脈的天際線,雲朵如水墨一般的點綴,雲門舞集的表演者與池上的美麗風景的精采對話,留給池上居民與每位前來觀賞的朋友們美好的觀賞體驗。掌聲,不僅是回饋給在台上的雲門舞集,以及池上的好山好水,更多的是,在表演背後辛苦的幕後工作人員,從收割稻到搭台一路相挺到底的池上居民與雲門技術大哥,以及總是充滿微笑的前台服務小志工,都是這場精彩演出的幕後功臣!現在,我們將時光倒轉,一同欣賞幕後工作全紀錄!
11/3,我們看到了一場午後滂沱大雨之後,用生命的力道,在池上的土壤裡跳耀出稻禾的美麗,交織著海岸山脈與中央山脈的天際線,雲朵如水墨一般的點綴,雲門舞集的表演者與池上的美麗風景的精采對話,留給池上居民與每位前來觀賞的朋友們美好的觀賞體驗。掌聲,不僅是回饋給在台上的雲門舞集,以及池上的好山好水,更多的是,在表演背後辛苦的幕後工作人員,從收割稻到搭台一路相挺到底的池上居民與雲門技術大哥,以及總是充滿微笑的前台服務小志工,都是這場精彩演出的幕後功臣!現在,我們將時光倒轉,一同欣賞幕後工作全紀錄!
【開工祈福、收割】
10/25,跟著池上的農民朋友起了個大早,我們將開始進行表演舞台的前置工作,也就是我們一般所稱的【開工】。因此,台灣好基金會與雲門的工作夥伴,以及池上鄉的各村長與前來協助我們收割的農民朋友,一起舉香祈求我們的土地公(福德正神)能保佑所有活動進行皆能平安、順利。
祈福儀式完成後,將開始今日重大工程—收割。一般來說,過去我們常見的收割方法是利用人工割稻,而隨著農業科技的進步,我們可以看到機械式收割機逐漸出現在池上的稻田裡。為了符合表演舞台的需求,我們將兩種方法並進使用,首先,利用收割機在其中一塊稻田裡劃出所需要的觀眾席區,不到兩個鐘頭,平坦的稻田就成了我們搭建觀眾席區主要場地。
完成了觀眾席區的收割動作,接著最複雜的表演舞台區的收割工作,看著雲門的舞台工作人員不斷的與當地農民朋友進行協調及測量舞台尺寸,為了讓舞者能有最棒的空間來進行發揮,這一分一毫都是不能錯誤預估的。於是,在表演舞台區我們所使用的是手工割稻,為了是讓舞台的動線及美觀達到最完美的水準,每一分寸,都是小心謹慎的努力成果,更令人感動的是,所有今日協助我們收割的農民朋友,都是來自不同的村落,自願前來幫忙收割的,許多朋友表示:「好久沒有跟著大家一起收割,這感覺好像回到以前快樂的時光。」雖然,這項前置作業是需要花費許多勞力與汗水,但換來更多的是池上鄉親團結一心的快樂與幸福,於是在完成最後的舞台收割工作,池上鄉親的朋友騎著摩托車帶來了許多美味佳餚,一場開工後大餐時間即將開始。
【舞台進場、搭建】
完成稻田的收割階段,接著要開始進行舞台與觀眾席的搭建,對於池上鄉與搭台的工程人員表示,這是世界級的工程,所使用的舞台地板、鋼架與工程手法,都將是比照國際級的規模來進行施工,如此講究不僅是為了舞者與觀眾的安全著想,更是為了保護池上原有的自然地景與居民共同維護的美麗風景,台灣好基金會與雲門的工作人員更加小心翼翼進行施工。在過程中,池上鄉親與過路的遊客,不斷地給予工作人員加油打氣,抱持著感恩的心,完成了台灣第一次在稻田裡的國際水準的表演舞台。
【觀眾席定位】
硬體架設完成後,接著就是觀眾席靈魂人物—「椅子」準備進場了,在此非常感謝「水順股份有限公司」贊助本次活動一千多張折凳,在活動結束後義賣給觀賞民眾,所有款項也將回到池上持續深耕,所有工作人員將感謝之意銘記在心!如何讓將兩千多個位子,有秩序又不失美感地完成呢?台灣好基金會與雲門的志工朋友,巧妙的利用紅色拉繩作為水平線,從排頭拉到排尾,筆直地拉挺,將每張椅子順著水平軸線排齊,從日初到日落,完成了連林懷民老師都讚嘆不已的觀眾席美景!這樣的堅持,不僅希望給觀賞民眾一個舒服的觀賞體驗,也不去破壞原有的池上美景。這邊來個意外小插曲,距離表演前夕在花蓮瑞穗發生了規模6的有感地震,工作人員第一個想到的不是逃命,而是舞台的位子是否健在!
【充滿元氣的池上國中志工】
完成了所有的舞台建置工作後,更重要的是在表演節目開演前後,總是不斷著帶著微笑,親切地指引並協助每位觀眾的小志工們,他們是來自池上國中一百多位的志工同學,也是池上鄉的主人們,熱情歡迎每位朋友來到這塊美麗的土地,充分發揮了在地精神的團結力量,令每位觀眾們紛紛表示:「他們是池上最重要的寶物之一。」在活動開始之前,這群小志工們就不斷地接收志工的學習培訓,在每堂訓練課程,都能看到一雙雙注視著簡報內容的眼神,這樣的學習精神,不難想像在活動現場,他們所表現出來的自信從何而來。不僅是學生們自動自發的學習,學校的校長與老師,也不斷地鼓勵孩子們為自己的故鄉努力,如此地團結,也造就了這樣精采表演的一大功臣。
我們一直相信,一場成功的藝術表演,需要的不僅是精彩的節目內容,更多的時候需要是背後工作人員的努力。感謝雲門舞集林懷民老師與每位舞者所帶來美好的演出,也非常感謝每一位協助我們活動順利進行的村長、農民朋友、鄉親朋友以及志工朋友,一場活動下來,我們不僅得到的是最美的觀賞經驗,也得到了跟各位所結下的緣分,如同美麗的稻禾一般,讓我們如家人一般地和諧互助,珍惜每一刻相處的時光。台灣好基金會的全體工作人員懷抱著感謝之情,期待下一次我們充滿溫暖的再相會。
今年秋天,在金黃的稻穗、藍天白雲的圍繞下,由台灣好基金會主辦、復華投信獨家贊助的2013池上秋收稻穗藝術節,即將在台東縣池上鄉的稻田中展開。台灣好基金會繼去年邀請到優人神鼓,吸引近3千人來訪後;今年更在收割後的田中,搭起高台,隆重邀請到享譽國際的雲門舞集,在翻飛的稻浪中翩翩起舞,分享這片土地的美好!
台灣好基金會長期關注並持續耕耘鄉鎮文化的美好,董事長柯文昌先生對於台灣更有深刻的情感,希望號召更多的企業參與、發揮更大的力量。池上是當中一個重要的據點。台灣好基金會希望把池上從米鄉變成文化之鄉,參與建立美好的「鄉鎮文化」。多年來以四季文化活動的舉辦、藝術家駐鄉計劃的推動以及池上旅行的推廣,為在地注入深厚的文化能量。2013年的池上秋收稻穗藝術節,除了邀請到「雲門舞集」外,更結合企業贊助—復華投信的力量,將原本只有一天的活動增加到兩天,讓更多人可以欣賞別開生面的特別演出。
復華投信董事長杜俊雄先生本身為台東子弟,除了對家鄉的持續關懷,大量採購池上米送給復華投信的客戶外,也多次支持藝術家的創作計劃。此次更獨家贊助2013池上秋收稻穗藝術節,讓藝術走進每個人的生活裡!
池上的田、土、風、雲,是「雲門舞集」慶祝40週年的新作「稻禾」的靈感來源。林懷民老師以舞作禮讚這片孕育無數生命的大地。在11月國家劇院正式首演之前,「雲門舞集」特別回到「稻禾」發源地—池上,演出「稻禾意象/雲門選粹」,與池上一同歡慶今年的豐收,也回到當初創團「要跳舞給鄉親看」的初衷。
除了「雲門舞集」在田裡跳舞,呼喚美麗台灣,40年來首次的田間舞蹈饗宴外,為了讓到訪的民眾有機會親自感受農家的辛勞,也特別安排池上好市集,提供特色便當、有機好米、米食點心、精緻伴手禮等特色商品,並推出活動紀念商品,與更多人一同分享秋收的喜悅。另外主辦單位在活動期間也特別安排在地接駁專車,讓觀眾可以順利抵達活動現場。
「稻禾意象/雲門選粹」的門票每張兩百元,所有收入將全數捐作池上四季活動基金,讓文化生生不息。
今年秋天,台灣好基金會、復華投信邀請大家來到池上,聆聽「雲門舞集」為池上這片土地所訴說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