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抱歉!Internet Explorer已經停止服務,您可使用Microsoft Edge,建議您安裝Google Chrome瀏覽器

緣起

「池上藝術村」開門後,台灣好基金會柯文昌董事長與復華投信杜俊雄董事長提出了興建「藝術館」的想法。「池上駐村藝術家需要有個展示作品,和居民交流,以及推廣藝術教育的空間及平台。」多力米公司的梁正賢先生知道後,主動提供自家六十年歷史的老穀倉,且自費經由建築師陳冠華設計改建後委託台灣好基金會經營管理。
改建成的藝術館在2017年12月10日開幕。2019年即獲得「遠東建築獎–舊屋改造特別獎」首獎及業主獎,評審提到:「池上穀倉藝術館是一棟在地又充滿前瞻與理想性的建築。」從老穀倉到藝術館,不僅是台灣好基金會在池上生根落戶的承諾,也是池上鄉親們共同珍惜的老回憶、新地標。基金會和池上鄉親由點而線而面,共同展開了池上的藝術進行式。

藝術館說明

從老穀倉到藝術館,池上穀倉藝術館盛載著農村歲月和鄉親記憶。從泥土裡長出來,池上穀倉藝術館彷彿有了生命,和池上一起呼吸。來到池上時,別忘了散步到藝術館,在寧靜的穀倉裡想像稻香,在藝術家的作品裡感受熱情。
池上穀倉藝術館
台灣第一個由居民共識凝聚的藝術館

不同於其他博物館,池上穀倉藝術館的出現不是一時興起的決定,而是一路走來累積了十年的成果。

2009 年春天,普訊創投董事長柯文昌先生成立了台灣好基金會,以鄉鎮文化為底,豐實生活、觀光、產業的能量,讓每一個台灣人和來到台灣的人,都能體會台灣的風景、善良的人情和深層的文化。台灣鄉鎮的潛力無窮,但是有些地方卻因為地緣而被忽略,池上就是這樣一個小鎮。

台灣好基金會來到池上,和池上鄉親以農村生活節奏,打造「池上四季」,春耕-野餐節、夏耘-客家辦桌、秋收-稻穗藝術節、冬藏-文化講座。2015年,台灣好基金會認養多棟老房子,修整後再利用,成立「池上藝術村」,邀請藝術家駐村,藝術家在池上靜心思考、創作;同時也與社區居民生活、互動。他們帶給小鎮新的激盪,也受到小鎮人情的浸潤。

藝術村計畫展開籌備時,「為池上留下一間藝術館」的念頭也開始醞釀。走在池上,柯文昌開始留意適合興建藝術館的地方與環境,當多力米公司老闆梁正賢聽聞這個消息時,他問柯先生「要不要考慮我的老穀倉?」這棟坐落在池上中山路與中西三路的街角,走過一甲子歲月帶著滄桑容貌的老穀倉,雀屏中選,梁正賢先生不僅提供穀倉同時支持藝術館的修建;另一方面,柯文昌先生也邀請好朋友復華投信杜俊雄董事長回老家台東,支持池上藝術館的營運。

因為決定要把藝術館的根深深扎在池上的泥土裡,台灣好邀請元智大學藝術與設計學系陳冠華老師負責穀倉的改建。陳冠華以一年的時間帶領學生團隊進行規劃設計,與池上鄉親們一起生活,透過工作坊、活動,訪談尋找池上的共同記憶,發現在地的精神、美學。最後選擇以池上樸實的風格改建老穀倉,保留原有的木結構再以鋼構強化,並施作屋瓦隔熱,成就了台灣第一個由居民共識凝聚的藝術館。

從老穀倉到藝術館,池上穀倉藝術館盛載著農村歲月和鄉親記憶,是台灣好基金會在池上生根落戶的承諾。藝術館不只是藝術家創作的展示空間,更是與鄉親交流及推廣藝術教育的平台,而來到池上的旅人在一天行腳之後,也可以在藝術館休憩,靜靜欣賞藝術家的作品。

因為從泥土裡長出來,池上穀倉藝術館彷彿有了生命,和池上一起呼吸。來到池上時,別忘了散步到藝術館,在寧靜的穀倉裡想像稻香,在藝術家的作品裡感受熱情。

空間特色

陳冠華老師設計

池上穀倉藝術館委託元智大學藝術與設計系陳冠華老師設計,他帶著學生在池上進行訪談、互動,舉辦工作坊、整理老照片,凝聚眾人對老穀倉的回憶,藉此尋找在地精神與美學。

設計團隊以池上在地的樸實精神,將老穀倉改建為藝術館。

2017年12月完工,保留原有的木結構,以鋼構加強,拆除局部屋頂,加開氣窗增加空氣對流並引進自然光線,並施作屋瓦隔熱,創造綠色建築,延續在地尊重自然、愛護土地的精神。改建後新開的大廳圓窗,讓坐落於鐵道旁的穀倉,更加開放和容易親近。

台東部落藝術家親手打造的柚木大門
台東長光部落藝術家Lafin Sawmah(拉飛.邵馬)手工刻製,創作靈感來自海線的波光粼粼,每個獨一無二的刻痕也是一粒粒飽滿的穀粒,象徵五穀豐收。
2019年獲得「遠東建築獎—舊屋改造特別獎」首獎及業主獎
評審團評語—池上穀倉藝術館是一棟充滿前瞻與理想性的建築。
中強光電文化藝術基金會贊助
整體光環境規劃及照明設施
 
 
形式上
池上穀倉藝術館作為一個農村的藝術館,遵從池上農舍的基礎原型,以斜瓦屋頂、低矮的簷口為主要意象。
結構上
保留穀倉原有木桁架,僅以必要金屬結構補強。
空間上
新增西向圓窗、西南向角窗開口加強與池上大街的連結;設置北向玻璃長廊,作為主要入口,也是過渡內外的中介空間,且將穀倉的封閉性轉換為藝術館之開放性。開設高天窗,採自然光漫射為展示光源且引動空氣自然循環。採用輕質屋瓦減低結構負荷,且以多層次方式鋪設,空氣層及隔熱層等節能的設施及設計。

建築設計

池上,一個在花東縱谷間具有得天獨厚好山好水的美麗農村,居民的食衣住行皆不似都會的誇耀虛榮,樸素簡單,卻細緻優雅,但近年來,因商業資本觀光化帶來人潮、錢潮,爭先恐後、喧囂擁擠的人潮,摧毀恬靜的生活,也摧毀農田成為停車場,漸漸摧毀池上深厚的生活基礎。

美學,是生活品質的具象呈現。

正如文化,沒有對錯,卻有高下。近年來老屋新生、舊空間再利用、閒置空間活化等,非常受到政府及民間企業或私人企業重視,原因除了因屋舍老舊需要翻新、機能消失、尺度不恰當等,更重要的是要保存過去生活的紋理及延續歷史脈絡,也符合環保永續經營的時代潮流。

池上穀倉如何重新規劃成為藝文中心?

除了機能重新安排、水電空調設備換新、結構安全考量等繁瑣的工作項目之外,老屋更新設計上最困難的其實是「美學」。

穀倉改建討論會

由居民一起討論穀倉未來的樣子。實際在穀倉內活動,居民、農民再體驗或是在地孩子新體驗的穀倉空間,團隊透過身體力行,在舉辦一次又一次的活動中,和居民交換意見及討論。

團隊自2015年1月到穀倉開始進行測量及製圖,2月開始施作穀倉模型,4月開始與池上居民訪談,5月~9月進行活動及收集居民的意見,為期 9 個月的在地紮根,喚醒居民的池上印象,並透過一次又一次的活動,建立池上居民對於穀倉的記憶。

建築設計實踐
活動是設計的方法:透過和居民一次又一次活動,將池上過去的照片重新整理及分享、共同實際使用空間,並持續收集居民的想法及意見,保留居民們對穀倉的情感、時間感的歷史場域,團隊以維持原建物空間及結構的方式進行空間設計,透過和池上居民共同生活及活動進行,期許池上穀倉藝術館成為一個『活』的藝術館。保留時間感的歷史場域每一棟老房子,都有其歲月累積、先人的智慧。過去因科技不發達,稻穀的儲存空間需要避免風吹雨打及潮濕,故穀倉的窗為高窗用以自然通風,四周皆是封閉的。
永續經營與美學
穀倉提供了具有時間感的歷史空間,而原空間用於存放稻穀,作為一個藝術空間,需要更多的自然光線、更好的通風環境。保留原結構,以鐵作加強結構,並新作結構將屋頂局部抬高,光線透過架高屋頂的側邊窗折射進入,再透過百頁漫射在空間中,提供自然光,減少燈光的使用;屋頂側邊窗能流通空氣,將室內的熱空氣帶出,引進新鮮空氣,成為節能減碳的空間。池上穀倉藝術館作為在地藝術館,需與常民生活相連結,方能形成一個具有在地特色的池上穀倉藝術館的美學。
原建物
池上穀倉原為保存已秤好的稻穀,由於稻穀儲藏空間要維持乾燥及通風,故空間較封閉,只有兩側牆上開小尺寸高窗以維持通風,穀倉高 6 米,長 28 米,寬 11 米,內部空間寬廣且高,結構保存良好。
新建物
池上穀倉藝術館因過去穀倉的功能,故較封閉,利用長廊做為新的穀倉藝術館外觀, 改變原穀倉的封閉性,以及作為轉換室內及室外的中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