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抱歉!Internet Explorer已經停止服務,您可使用Microsoft Edge,建議您安裝Google Chrome瀏覽器

展覽

寄情與召喚 ─ 池上藝術村駐村藝術家聯展
寄情與召喚 ─ 池上藝術村駐村藝術家聯展
2022/05/07 - 2022/11/27

展覽簡介

藝術村的概念在提供創作者停駐的空間,繼而進行研究、實驗。藝術家藉由不同的空間思考,激發靈感達到自我超越突破,而藝術家移地創作的另類場域,和原先熟悉自己的工作環境相較,會有一種難以言喻的異質性。誠如藝術村的核心概念:「藝術的旅程中在探究『他處』,企求追尋回應藝術與哲學,並召喚世代藝術家,經由行旅的遷移與進駐,使生命中的一段時光與異地相互鑲嵌於印記中。」

池上藝術村有兩處基地:大埔工作室與龍仔尾工作室,前者隱於大埔村民居聚落間,起居與工作室由小院分隔;後者處於萬安村稻田懷抱中,四週阡陌萬里,彷彿遺世獨立;然兩處工作室皆是高挑自然採光的空間,藝術家進駐其中創作、思考、沉潛,進而體會池上的人文與風土的氣息。

台灣好基金會策劃「寄情與召喚─池上藝術村駐村藝術家聯展」,邀請2014 年首位駐村藝術家蔣勳,以及從2018 年到2021 年曾在池上駐村的藝術家,包括 : 張蒼松、劉文瑄、范思琪、吳曉菁、馬克‧尼爾森、牛俊強、葉仁焜、王新蓮、李屏宜、張宏彬、曾建穎、劉振祥、彭賢祥、劉永仁共計15位。藝術家寄情於池上,池上這片土地召喚藝術家的到來,更召喚出靈思之泉湧,各自在春夏秋冬不同季節,對來訪的駐村藝術家們展示出縱谷沃原的風情。展出作品包括:油畫、水彩、水墨畫、版畫、複合媒材、攝影以及錄像等類型計有47 件作品。此外,主辦單位製作駐村藝術家於池上活動影片約八分鐘,真實紀錄藝術家的生活與創作狀態。

寄情是自我向他者的投射連結;召喚是人與內在深層的互動牽引;換言之,藝術家創作「寄情」池上的時空,連結心靈內在的「召喚」,完成他的作品。駐村等同於駐紮並耕耘於事物的開拓性。如果寄情與召喚會有意識地形成一個美的、詩性的、藝術性等真誠的感應,可說就是駐村創作的目的與所提供的機緣,去寄託情感與引發召喚的感受。

對藝術家而言,駐村是剝離與轉變的旅程,離開舒適圈的工作室,流放於陌生的天地,拋卻熟悉的步調、光線、風土、人事物羈絆,以藝術家個人的篩選標準,去融合與理解池上形成作品,包括信念與型態,經由駐村前後的自我的鑲嵌與解除鑲嵌的歷程。

李白「夫天地者,萬物之逆旅;光陰者,百代之過客;……況陽春召我以煙景,大塊假我以文章……」文中所言之逆旅豈非駐村之意象?以暫居之空間,提煉對照人生廣義的駐留;寄寓於某室,寄情於天地,李白享受於美景,春天召喚出他的感動,鋪陳出錦繡文章。

寄情與召喚何者為因?何者為果?也許互換,也許是因果連續次第持續的一個動態「進程」。而容納這個「進程」的時空,大的就是池上鄉,小的就是藝術家工作室,所以「池上駐村藝術家工作室」顯得至關重要,因而此次展覽以工作室的樣貌作為主視覺。在駐村的進程中,工作室有其重要的儀式性的含義。藝術家之於工作室,就相當於農夫之於他的田地,大埔與龍仔尾兩處的設立,豐富了池上的精神性的拓展,使池上與一般偏鄉有立竿見影不同的素質。池上放曠的雲山、水田召喚到訪者,人們寄情其中引發無窮想像的力量。

「寄情與召喚」展覽,試圖展現藝術家駐村期間,以及前後進行創作的精神狀態與文化紀錄,檢視其多面貌的圖像根源,無論是實景寫生、簡化變形、新表現、抽象語境,這些作品涉及觀念思想、藝術哲學、文學、心理、社會學等各個層面;47件作品的視覺風貌,不僅涵蓋生活點滴與生命足跡,而且呈現在微妙中的生發萬物,我們看到作品深刻與池上對話,觀展者亦滲入此時空之分享。這些敏感觸及心靈的作品,不但延續在地與訪者之間的關係,更揭開層層視覺的語境,充分展現藝術自身自由開放的精神。然而池上大地給予藝術家的餽贈,是召喚其視覺及心靈的共感,使人們從而寄寓其中,並賦予回報無限的深情。

策展理念 / 劉永仁

線上展間觀看|http://bit.ly/3Xl3IGw (免費)


藝術家簡介
蔣勳

作家、畫家。
曾任《雄獅》美術月刊主編、東海大學美術系系主任、《䏈合文學》社長。
2014 年,「台灣好基金會」邀請蔣勳老師擔任「池上藝術村」總顧問及首位駐村藝術家,同年十月,蔣勳即長駐池上生活並展開創作。

蔣勳
張蒼松

生於臺中后里,1985年畢業自「東京寫真專門學校」報導攝影科藝術組。近 30年來,張蒼松為了貫徹「結合報導文學和攝影,映現困阨中人性之美」的信念,長期追蹤報導精神病院、九二一大地震受災家族、樂生療養院保留運動與國賠訴訟和多元性別平權。他除了創作之外,更注重的是臺灣攝影教育與文化推廣和攝影史保存,也身兼策展人、文字工作者、倡議者等多元身份。張蒼松是「國家攝影博物館」的核心推手之一,並曾於史博館、北美館、臺博館策展,於《中國時報》開設「攝影家映像館張蒼松專欄」,建構出完整的攝影知識系統。

他於2018年六月開始駐村於池上,並主動將為期一個月的駐村時間延長為三年的蹲點計畫,希望透過31趟往返拍攝的過程,深刻體察農民的耕作日常、池上的晨昏變化與四季更迭,用鏡頭充分捕捉縱谷自然地景之美。

張蒼松
劉文瑄

視覺藝術家,目前於臺北創作、生活。2007年於美國舊金山藝術學院畢業後,進入紐約市立大學杭特學院藝術研究所。作品於各大美術館及藝術空間展出,包括雪梨白兔畫廊,北京中國美術館、布達佩斯路德維格當代美術館、荷蘭CODA美術館、新加坡濱海藝術中心、首爾OCI美術館、臺灣美術館及亞洲雙年展等。曾入圍2016香港Sovereign傑出亞洲藝術獎決選、參與蘇格蘭格蘭菲迪藝術家駐村計畫、巴黎西帖國際藝術村。

劉文瑄習慣以塗畫(Drawing)般開放自由的狀態進入藝術創作,過程中她將日常生活的身心靈感知經驗,與當下所接觸的環境事物遊蕩撞擊,激發出一連串「對話」與內心觸動,創造與萬物相連共感的詩意情境。她的創作形式涵蓋了空間裝置、紙張雕塑、平面塗畫、攝影、錄像裝置、植栽雕塑等等,看似多元發展,實則悠遊其間一以貫之。

劉文瑄
范思琪

1983年生於臺灣新竹,畢業於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美術創作研究所碩士班,現創作及居住於新竹。范思琪的作品多為單純的光影,或是重覆堆疊的筆觸,沒有太多華麗的外表與誇大的尺幅。在畫面上,藝術家善用隨手可得的原子筆與紙,透過畫線堆疊在動靜節奏裡探索,重新找到自我與世界連結的方法,並回歸到創作的本質與初衷。原子筆除了是一種便於取得、容易使用的工具,它的表現性也是既可以透亮又可以厚重,讓藝術家目前衷情於使用此種媒材。

對范思琪而言,藝術進駐是創作生涯重要的一環,她透過到各地駐點分享歷年累積的個人經驗,也由環境的反饋刺激自我成長。於臺東池上藝術村駐村期間,除了延續她具代表性的光影表現外,也有感於當地自然景觀,在畫面上融入了溫暖厚重的縱谷山景元素,以及陽光擁抱靈魂所產生的安適自在,展現出另一種創作的風貌。

范思琪
吳曉菁

出生於臺中東勢,2015年取得東海大學美術系創作組碩士學位,同年於東海大學藝術中心舉辦「一室花靜好」個展。曾在國立歷史博物館、新北臺華藝術中心、臺中華瀛藝術中心、南鯤鯓代天府藝術中心、高雄小畫廊等地展出,作品獲藝術銀行典藏。吳曉菁的創作以東方媒材為主軸,以自然中的花卉植物、昆蟲與生活中的簾幔、擺設為題材,用緩慢悠長的古典技法打造一隅簡靜的心靈空間,反思現代社會紛擾煩憂的倉皇與奔忙。

在藝術家的作品中,觀眾透過織品紋樣、磁磚排列和器皿造形等無機物式樣,得以沉澱思緒品味內心抽象感受、體悟和外在文化脈絡。吳曉菁在池上駐村歲月中受到大地美景感召,她選擇用毛筆描繪若即若離的山與雲、飽滿的稻穗、靜默的磁磚、豐盛的果實,勾勒藝術家與萬物的情感,覽賞一片片明媚風光與朦朧煙雨。

吳曉菁
馬克・尼爾森

馬克・尼爾森畢業於2010年美國紐約州立大學帕契斯分校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at Purchase)。2011年獲得紐約藝術基金會所提供的補助,赴歐洲參與兩個藝術駐村計畫。之後於2012年在紐約現代美術館附近的西53街上為人畫肖像畫維生。自 2014年起,他開始在歐洲與亞洲各地旅行、生活、創作,並自學中文,目前持續往返居住於紐約和臺灣兩地。

尼爾森的繪畫看似有跡可循,但又似雜亂無章形體從四面噴發。藝術家自己形容自己創作的時候,猶如猛烈地「翻箱倒櫃」,他的畫面呈現總是處於危險恐怖平衡中,在破壞與重建中反覆推展進行。尼爾森創作自述「我的作品從不精心安排的佈局,沒有謹慎構建,沒有任何邏輯可循,只有創作過程中的苦苦追尋。我不知身在何方?所為何事?不知從何找起?甚至也不知尋找什麼?」尼爾森於某種因緣際會來到縱谷,在池上留下了他的創作印記。

馬克・尼爾森
牛俊強

1983 年生於臺灣屏東,畢業於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科技藝術研究所,從事錄像和平面複合媒材等當代藝術創作,目前為實踐大學媒體傳達設計學系助理教授。牛俊強近期創作以個人生命經驗為原點,創作過程中,他探討人與人之間微妙的牽連,標記生活中不可見的交會時刻,檢視個人到群體的生命意識。其作品曾參與國內外大型藝術節與影展,並獲頒第53 屆美國休士頓國際影展最佳實驗電影、金穗獎最佳實驗片,以及第 17 屆台新藝術獎入圍。

牛俊強的創作善於體察潛在無形的事物,諸如自身歸屬感、人際關係、盲與神性、消失與存在,這些創作背景讓他在面對池上的山脈、雲海、黑夜之時,產生了更幽微的解讀,他看見:身體在休耕的泥土間釋放焦慮與匱乏、在山腳下辨認無常與永恆、在無限延展的時間中找到靜謐的生命循環。

牛俊強
葉仁焜

1984年於桃園出生,臺北藝術大學美術創作碩士班水墨組畢業。葉仁焜曾參與臺北國際藝術博覽會、ART15倫敦藝術博覽會、臺灣美術雙年展等,他的作品曾受到國立臺灣美術館、龍顏基金會、雪梨白兔美術館、桃園市立美術館等館所收藏。

葉仁焜的作品融合了傳統水墨和膠彩畫技法,透過描繪城市空景,探索個人與城市的關係,挖掘自身與生活空間的情感記憶,闡述大都會的虛無和寂寥。2008年起,他開始描繪城市中隨處可見的建築和廢墟,並凸顯建物的水泥質感,以呈現閒置空間中無所不在的巨大孤獨感受。藝術家以觀者角度詮釋大都市是一個「非家」和「失落」的空間,呈現強烈孤寂疏離感,卻喚起陌生又熟悉的感覺。藉由畫中事物的構圖,以及空間錯置的超現實狀態塑造出詩意,散發出夢境般的迷離氣氛。

葉仁焜
王新蓮

早年為知名音樂人,後長年旅居美國,2019返臺定居並於隔年駐村池上藝術村,並接任臺東縣池上鄕文化藝術協會藝術總監,現生活並工作在池上。她於2003年提筆創作抽象書法繪畫,作品曾入選參加聯合國年度「世界地球日」,並在舊金山舉辦大型展覽。對王新蓮而言,創作的核心在於摒除對與錯,放下框架,相信直覺的獨特美好與無限可能性,任由心靈與身體恣意揮灑,或可稱為「詩意流動」,既不屬東方也無關西方,無拘無束地自在如風。

在池上創作過程中,王新蓮找回與家鄉的深刻連結,她似乎受土地溫柔照懷,剔除了尖銳的稜角,獲得了平靜安穩的力量。談及音樂與繪畫交織而成的藝術生涯,王新蓮說:「音樂創作是遙遠的回聲,溫度不減但距離已遠;文字創作仍像日記一般,親密陪伴;視覺藝術則是全新的篇章,無法定義且一直鮮活地在改變。」

王新蓮
李屏宜

花蓮人,1985年生,畢業自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美術創作研究所版畫組,現居臺東並任職鹿野國小。李屏宜以油印單版複刻為主要藝術手法,創作旅程從自己家出發,從個人記憶到品味堆積、從飼養陪伴到種植花開,從收集的習性到潛意識的神祕幻想,記錄著個人生活中大大小小的生命故事,作品曾獲高雄獎首獎、南島國際美術獎典藏。她的木刻版畫不同於傳統版畫呈現方式,以一版多色技法層層堆疊,呈現出細緻獨特的韻味,畫面風格雋永、色彩溫潤多變。

李屏宜研究所畢業後,留駐花東長達八年,2020年她來到池上藝術村駐村,面對動盪的大疫之年,藝術家更積極地內觀自我,反芻昔日在東臺灣淨土上的成長記憶,珍視花草樹木所賦予的能量及養分,諦聽山脈與稻田的寧靜,在創作與生活中尋找美好的沉潛時光,開展出一花一世界。

李屏宜
張宏彬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研究所畢業,是中華亞太水彩藝術協會正式會員,曾任私立復興商工美術教師。張宏彬的創作大多以以自然生態佐以人造物件為主題,畫面中可見透明溫室、窗景或建築一隅等,這些空間經由熟稔的筆觸與渲染色彩,與外界景物影像重疊,營造恬淡卻蘊含豐富底蘊的風景。張宏彬近期創作視角,意圖擺脫客觀的表達方式,轉而從心象而生,降低構圖中的寫生比例與人造物元素,改以大面積、富含層次、象徵大地生機的綠色表現。

他的創作從寫實表象,慢慢聚焦個人對景物的主觀詮釋。「創作是回歸初心與建構真實自我的一條途徑」,藝術家希望藉此引申人生境界的永恆性,印證生命裡色身與精神的相互交替:唯有看透形形色色虛幻表象,才能真正復歸樸素的境界,此觀點是張宏彬繪畫的精神指標,也是憑藉的依靠。

張宏彬
曾建穎

1987年生於南投,2013年畢業於臺北藝術大學美術創作碩士班,目前工作及生活於臺北。他的作品以水墨重彩等東方媒材繪畫與陶瓷雕塑為主,運用傳統古典媒材融合當代藝術形式,透過身體感官形貌探討當代社會中的衝突與精神性。曾獲文化部MIT新人獎、亞洲文化協會補助,並曾於2020年獲邀參與臺灣美術雙年展。

曾建穎的繪畫作品善用細膩的線條和堆高技法增強視覺感受,亦融入膠彩材料的自然特色,色彩鮮豔卻協調平穩。他的繪畫以人物表情姿態和環境物件展現個體,在大眾文化的違和情境下,精神身體所產生的不適感。畫面中精美細膩的場景,其實隱含殘酷、荒謬與虛無的元素,突顯個人所感受到的社會潛在暴力。曾建穎藉由解剖與凝視官能世界,試圖在精神與物質世界之間,辯證思索人類存在的意義。

曾建穎
劉振祥

1963年出生,是一位資深攝影工作者,20歲即舉辦了他的第一次攝影展後,從此之後職涯和攝影幾乎畫上等號。劉振祥於1987年開始拍攝紀錄表演藝術,也為電影拍攝劇照,多次舉辦個展及海內外聯展,作品亦獲美術館典藏。在八〇到九〇年代臺灣社會運動風起雲湧之際,他於各大平面媒體擔任攝影記者,隨著各種抗爭行動並行奔走街頭,不只記錄了解嚴前後臺灣民主化過程的陣痛,也在衝突現場裡捕捉到種種人性面貌:吶喊、孤寂、憤怒、惶然的情緒,攝影界前輩張照堂先生曾以「八眼蜘蛛」形容他的攝影風格。

劉振祥歷年攝影作品皆收錄在《臺灣有影》、《前後:劉振祥的雲門影像敘事》、《滿嘴魚刺》、《大佛・有抑無》、《收藏雲門》等書。吳三連藝術獎評審肯定其攝影作品,評曰:「見證了臺灣社會與文化的時代變遷與脈動,並成功地捕捉舞者瞬間美妙的舞姿動態。」

劉振祥
彭賢祥

1968年出生於臺灣苗栗,畢業於臺南藝術學院造形藝術研究所碩士班,現居住和創作於臺中市。彭賢祥早期多聚焦臺灣的客家族群,創作大型複合媒材繪畫,探索客家人在臺歷史與文化發展脈絡,他的著名作品為「家族系列」。近年來,創作轉趨抽象繪畫,在抽象語彙中流露濃厚的東方美感特質。

「石頭系列」是彭賢祥2021年在駐村池上時實驗的新系列,他將平時在素描本塗塗畫畫的造形放大,媒材不變,用鋼珠筆一筆一畫地畫在水彩紙上。此系列作品沿續自2016年開始的「三千石」主題,兩者同樣都有巨石散落堆疊在畫面中的構成;然而在池上的實驗裡,藝術家將巨石背景轉化為彷若山水的空間結構,但又以非山水的抽象語彙表現。這種狀似古典山水情境與現實存在的突兀衝擊感,更能引領觀眾思考「抽象」與「古典」兩種不同語彙的相互性。

彭賢祥
劉永仁

池上人,文化大學美術系畢業。義大利米蘭Brera藝術研究院畢業。1990-1998年間於義大利從事藝術創作、藝術研究及觀察報導。曾任臺灣藝術大學美術學系兼任助理教授、臺北市立美術館副研究員。早期實驗性創作以內心的池上縱谷山水為雛形,池上1960年代野逸的風貌,印記在他長達四十年創作生涯中,變成一種內在能量的特質。

劉永仁創作以「呼吸概念」為思考,呼吸為地火水風之一,具有時間性延續。他從時間軸上複視池上的半世紀景貌浮沉,畫出心境底層和生命深處演化的池上,願意懷抱荒疏的原始。他的畫作常以弧形穿越綿密時空,輕快又具深沈量感。從其繪畫可感知宇宙無邊際的圓弧,緩慢而均衡,形體的塗抹都是光陰的切片,但又能在意念中無限延伸、位移。呼吸流動的星光和類三角形的蓮蓬,彌漫於深層場域,是自然蛻變的漫長旅程,也是反覆綿延無窮的變化。

劉永仁

展覽照片

影片

周邊商品